员工工作

员工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工作 > 员工工作 > 正文

王迪:口诵心惟,理解为上

发布日期:2024-09-04    作者:王迪,方旖涵     来源:8858cc永利集团     点击:

王迪,女永利官网 2018级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2022年考研至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考研经验

Q1.1:学姐好,我们想了解一下您为什么会选择考研到外交学院的国际关系专业呢?

A1.1我首先想到的是热爱。一方面因为本科学国际关系专业时接触的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理论,我对这个专业还有许多好奇的地方,我觉得读研后会加深我对它的认知;另一方面是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当前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直接就业会有一些难度。真正工作之后,大家会发现身边很多人是研究生学历,有一些问题以本科生学历无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这两点考虑,我最后还是选择读研。

选择院校方面也是从两个角度考虑,首先,结合自己的理想,如果有特别想去的目标院校,这所院校肯定是自己的第一选择。其次,根据自己掌握的各个院校的考研试题类型和自己的能力水平做出选择。考虑这两点后,我选择了外交学院的国际关系专业。

而我没有走保研这种方式的原因是我在大一大二期间还没有迫切想要读研的愿望,对此认知尚不清晰,最后我的成绩也没有进入保研范围。在大二下到大三这一阶段,我通过和一些老师、学长学姐交流确定了读研的目标。

Q1.2:您是如何看待附加分的呢?

A1.2不感兴趣的附加分活动还是不要做了,参与活动太多感觉没有意义。但我个人觉得,你没有那么排斥,就可以尝试,这些附加分其实没有很大的难度。我当时一直在做行政工作,一开始在员工会,后来在团委。我自己比较喜欢做这个事情,我也不觉得很困难。

还是不要太强迫自己,我觉得本科时光是你读书期间最美好的时光,读研之后你会有很多研究上的压力。我当时没有很刻意地卷,但现在大家确实都越来越卷了。

Q1.3:在具体备考、笔试和面试这样一个很长的战线中,您是如何规划的,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我们呢?

A1.3我比较早开始学习规划和准备,三四月份开始复习,但在最初的一两个月,我没有制定一个特别明确的计划,而主要是系统地浏览了外交学院国关的参考书目。5月至6月,我进入系统复习阶段。

我从四个考研科目——英语、政治、两门专业课,分别介绍一下我的复习情况。

我复习英语开始得比较早。作为北语的员工,我们的英语基础并不差,因此我没有报班复习。我的方法主要是做真题,每天做一套或半套真题,递增难度梯度,并且在很长阶段内要坚持每天做这件事。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做模拟卷或押题卷,因为它们和真题差异很大。其次就是背单词,需要每天都坚持背一背。不一定要买单词书,我是用背单词软件背诵的。

对于政治,我首先听课,然后总结重点,最后才开始做题。我当时听的是徐涛老师的课。许多人会问徐涛和肖秀荣哪个老师的课比较好,我觉得内容大同小异,但徐涛老师的课会有意思一些。听完课之后,每天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把政治课的重点背下来,到最后一两个月再开始做真题和肖四肖八。虽然我一直没有听肖秀荣的课,但看了肖四肖八的题目,感觉押题很准。

专业课的话,我们当时考的是国关史和国关理论(现在是政治学综合一和国际关系史)。外交学院考国际关系史是从1927年之后开始考,大家可以侧重一战后历史的复习。我当时报了专业课知识整理的复习班,从而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整理书上的知识点,只需要结合复习班梳理好的资料以及参考书背知识点即可。我没有报讲课的复习班。报班分为多个种类,你可以报全过程的班,也可以报只有知识点整理的班。我是本专业出身,于是感觉没有必要再报讲课班,复习班知识点整理的内容和书里面的内容差不多,我建议不光要看整理的知识点,还要结合书本。复习班会组织几次模拟训练,让我提前了解到考场的答题氛围。外交学院虽然没有参考书目,但大部分题目考的都是几本固定的书上的内容。近几年的出题趋势是细节化,例如把某个国家的总统作为一个名词解释,但考的内容总体是基础性的,按照书上的知识点和重点去背,就可以答上。

我当时出分之后,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复习面试。对于面试老师,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兴趣点和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同学。

面试时问的问题大部分比较基础,会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因此在复习时可以多看时事,关注大国关系,不必花太多精力在琐碎细小的事情上。

我建议大家在一开始复习时就要把巩固好的知识点说出来。不管是中文面试还是英文面试,说出来复习和默背的复习区别很大。我发现即便是复习过的内容,当我去说时,还是会漏掉很多东西,因此还是尽早张口说话,尽早组织语言。

外交学院的英语面试很简单,不用在英语这方面有很大的压力。

Q1.4:结合您现在的研究经历和考研经历,您觉得本科期间哪些课程比较重要?

A1.4我现在印象最深刻的课是国关史和国关理论,特别是国关理论。刚上大学时,国关专业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我会觉得理论课晦涩难懂,然而我发现第一遍讲课时,老师介绍得最为细致,虽然研究生课程还会设置国关理论课,但不会再像本科那样分析前提假设、核心内容,因此这门课大家要认真听。

其次就是国关史。我们不必记住每一个细节,但一定要学会自己整理历史框架,从而让学习国关史变得更轻松。

Q1.5:学姐您当时有没有刻意地去训练踩点得分的技能呢?

A1.5我觉得需要一个模式和流程让答题有条理,比如名词解释中分背景、内容、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一些名词解释其实缺乏背景,描述影响的语句也有限,因此没有办法做到充实每一个内容。当我们做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时候,就不必纠结太多细节。我当时没有太刻意地去训练踩点,比如答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当我理解这个体系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此种特点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根据题干把要点答好。

我读研时接触到的外交学院的老师们,也在我上课的过程中传递一个信号:不要求我们对某一事件精准表述,但要把握理解到本质特征。对此,同学们自己用心整理一遍课堂内容可能会更清晰。

Q1.6:每个准备考研的同学都存在心理压力,或是落榜的危机感,或是同时准备考公之类的压力,您当时是怎么去处理这种心理压力的?

A1.6我当时心无旁骛,只想着考研这件事情。我自己的状态还可以,因为当时有跟我一起复习的同学。我觉得有一个跟你一起复习的同学还是很重要的。也不用在意对方考的科目和你是否一样,我那位同学考的是电影那方面的专业。每天有这样的陪伴挺好的。

另一方面还需要自身去调整心态,不要把它看得过于重要,平常心对待。因为我高考的时候经历过太多的考试,我自己考研的心态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你不是一定要复习到晚上十点十一点,如果哪一天真的很累,就和室友、你的同学出去吃个饭,出去玩儿一下,都是可以的,没有必要一定要给自己施压,该放松的时候也可以放松一下。

就是基于充分训练,自我调整心态,同时也借助一些外部的力量去疏导自己的心情;不要过度施加压力,让自己的身体及时放松。

读研感受与就业经验

Q2.1:您觉得在外交学院读研的学习经历与实践和本科期间有什么不一样?

A2.1我上的是重点班。进校之后会再有一个考核面试,选拔员工进入这个班,平时上小班课。

我感觉首先是上课内容不一样,虽然课程名不变,但老师讲的内容是老师的研究方向,譬如我当时上曲博老师的课,他的研究方向是IPE,那么上课的重点就是这方面;老师讲的内容更加的前沿,不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其次是互动性更强,上课期间,你可以听到很新颖的一些思想,上课时,你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进而开始和老师讨论。

外交学院国际交流活动很多,中日韩合作论坛等很多国际论坛会在我们学校招志愿者,大使参观学校时也有担任陪同翻译的机会,总体来说,你可以更直接地接触到这些外交人才。

我们专业对英语要求比较高。如果要考专八,能在北语考,就在北语考,因为外交学院无法考专八。除此之外,读研时,有很多其他小语种的专业会跨到我们专业。有小语种基础的人,在研究一些国际问题中会更加便捷。

我觉得读研的人会变多。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觉得从北语考外交学院,相对来说比较好考一点,但是我也了解到,现在很多北语的同学都考了北外。这是不同的选择,北外是211,外交学院专业能力更强,且深造读博也可以直接读外交学院的博士。外交学院没有硕博连读政策,有选拔机制。今年我们这一届继续读博,到北大清华人大读博的都有,且有很多。

总体来讲外交学院的平台是很好的。

Q2.2:您能介绍一下,学校在实习和就业方面是如何帮助到毕业生的吗?

A2.2如果你想实习,学校可以直接提供一些机会。例如科研助理有时不会公开去招,但通过询问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做科研助理的机会。

外交学院还有一个外交培训学院,是外交部的事业单位,它在我们学院里会招一些实习生。

在就业上,从毕业学年的上半学期(秋季学期)开始,老师们会陆陆续续在大群里发一些招聘通知。基本每天我们都会收到一个招聘集合,涉及的专业较多,老师们会把自己这个专业可以报的岗位都细致地给列出来。在就业的这段时期,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关注群里的消息获取招聘信息,节省了自行查找的时间。

Q2.3:学姐,您方便介绍一下自己在毕业后做的就业准备吗?

A2.3我是考公,考博两手准备,最后两边都上岸了。

考公难度很大,我的感受是认真准备考公的同学相对更容易考上。虽然不少人都觉得考公的题复习不完,从而觉得复习没有意义而放弃,但是每天看课、刷题,最后坐到考场上的感受就是会不一样一些。

申博方面我申到了北京大学的博士,在申博时我有两点建议:

1.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保证自己有研究的热情。

2.写申博用的研究计划书时,一般需要选择比较前沿的研究问题,计划书有创新之处,能够体现学术水平。

在选题上,我建议本科阶段最好不要尝试太过小众的领域,可以先确定一个比较宏观的方向,之后读研再慢慢深入。

Q2.4:学姐觉得学习我们专业对就业有何帮助呢?

A2.4文科专业其实比较难以实现完全对口,完全运用上所学知识只能是一直读博做研究,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国际关系基础可以适应到到各个方面。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关系。企业的权力,人的权力其实都是互通的,学习国际关系对于理解和处理很多事情都有所帮助。


上一条:丁千惠: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下一条:秦政:针对目标,充分提升学研水平

返回顶部